新闻中心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业界动态
充电电池的名词解释

发布者:佛山天诚聚能科技有限公司 | 发布时间:2014/12/11 16:25:19 | 浏览:

1 充电率(C-rate)
  C是Capacity的第一个字母,用来表示电池充放电时电流的大小数值。
  例如:充电电池的额定容量为1100mAh时,即表示以1100mAh(1C)放电时间可持续1小时,如以200mA(0.2C)放电时间可持续5小时,充电也可按此对照计算。

2 终止电压
3 开路电压
  电池不放电时,电池两极之间的电位差被称为开路电压。
  电池的开路电压,会依电池正、负极与电解液的材料而异,如果电池正、负极的材料完全一样,那么不管电池的体积有多大,几何结构如何变化,起开路电压都一样的。

4 放电深度
  在电池使用过程中,电池放出的容量占其额定容量的百分比,称为放电深度。
  放电深度的高低和二次电池的充电寿命有很深的关系,当二次电池的放电深度越深,其充电寿命就越短,因此在使用时应尽量避免深度放电。

5 过放电
  电池若是在放电过程中,超过电池放电的终止电压值,还继续放电时就可能会造成电池内压升高,正、负极活性物质的可逆性遭到损坏,使电池的容量产生明显减少。

6 过度充电
  在充电过程中电池的电压会随著储存电量的增加而逐渐上升,当电池储存的电量达到饱和电极材料无法继续充电时,若继续充电则电解液会起电解,并且在阳极产生氧气,在阴极产生氢气,如此会在密封的电池内部造成内部压力上升,会对电池内部结构造成破坏.像这种现象称之为过度充电.
  为了避免过度充电电池遭毁损,通常将阴极之容量制作得比阳极容量大,如此当过度充电时阳极会先达到饱和并产生氧气,而阴极却未饱和而不会产生氢气,阳极产生的氧气扩散到阴极之后会与充电产生的金属镉起化学反应吸收掉氧气,且此反应的速度与金属镉产生的速度平衡,因此可以有效地避免电池的压力上升.但是若充电电流过大(使用快充时)就会失去平衡,电池的内压过大会将电池的安全阀推开,氢气和氧气会泄漏到电池外部,直到压力降低安全阀关闭电池才又再密封起来.但是气体的泄漏已使得内部化学材料减少,造成电池寿命的缩短。

7 能量密度
  电池的平均单位体积或质量所释放出的电能。
  一般在相同体积下,锂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是镍镉电池的2.5倍,是镍氢电池的1.8倍,因此在电池容量相等的情况下,锂离子电池就会比镍镉、镍氢电池的体积更小,重量更轻。

8 自我放电
  电池不管在有无被使用的状态下,由于各种原因,都会引起其电量损失的现象。
  若是以一个月为单位来计算的话,锂离子电池自我放电约是1%-2%、镍氢电池自我放电约3%-5%。

9 充电循环寿命
  充电电池在反复充放电使用下,电池容量会逐渐下降到初期容量的60%-80%。

10 记忆效应
 
  在电池充放电过程中,会在电池极板上产生许多小气泡,时间一久,这些气泡会减少电池极板的面积,也间接影响电池的容量。

联系我们
留言反馈
最新产品
 
关闭客服
返回顶部